〈旅宿專題11|如何分析訂房數據與制定行銷決策〉

在旅宿經營中,廣告預算要花在哪、優惠活動該何時推出,都不該只靠「感覺」決定。
掌握數據、分析趨勢,才能讓每一分行銷資源花在刀口上,持續提升入住率與營收。
1️⃣ 先確立數據來源
要分析訂房數據,首先要知道數據從哪裡來。常見來源:
OTA平台後台(Booking、Agoda、Airbnb 等)
官方訂房系統或Google表單
Google Analytics(GA4):追蹤官網訪客來源、行為
社群廣告後台:FB/IG廣告成效、連結點擊量
將這些數據集中整理,方便比對與交叉分析。
2️⃣ 分析關鍵指標
訂房來源
OTA平台、官網、電話、LINE等,能看出哪個管道最有效,也能判斷是否該增加直訂比例。
淡旺季差異
比對每月入住率,找出淡季時段,方便提前規劃促銷方案。
退訂率與原因
高退訂率可能代表價格策略、行程安排或付款規則需調整。
平均房價與客單價
觀察房價變化是否影響入住率,找到「價格甜蜜點」。
3️⃣ 用數據決定行銷時間點
淡季前1–2個月:推出早鳥或延長住宿優惠,填補空檔
旺季前:鎖定回流客、社群粉絲提前預購
節慶假日:搭配節日活動與限定方案,吸引高價值客群
數據會告訴你「何時人多、何時人少」,讓促銷不再盲目。
4️⃣ 廣告投放與預算分配
分析廣告帶來的實際訂單數,不只看點擊率
將預算集中在帶來轉換的管道,例如:如果FB廣告點擊多但訂單少,就需優化素材與目標設定
淡季可增加廣告比例,旺季則降低廣告支出以節省成本
5️⃣ 週期性檢視與調整
每月至少檢視一次訂房數據
每季檢討一次行銷策略與價格政策
追蹤新活動或優惠推出後的數據變化,判斷成效
📌 本篇重點整理
✅ 數據來源要集中整理,方便比對
✅ 觀察訂房來源、淡旺季、退訂率與客單價
✅ 依據數據選擇促銷與廣告投放時間
✅ 定期檢視與調整,讓策略持續優化
👉 延伸閱讀:
專題5|Google商家優化與在地SEO指南
專題10|如何經營回流客與推薦轉介紹系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