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旅宿系列專題6-社群行銷內容規劃術〉
-
7 月, 週五, 2025
打造有溫度的B&B粉絲專頁
在廣告觸及下降、演算法多變的Meta平台時代,粉絲專頁的經營早已不只是貼貼房價與活動訊息這麼簡單。對民宿經營者而言,真正能產生信任與口碑的,是那些讓旅人「願意停留、分享與互動」的社群內容。
一、你有經營「數位門面」的思維嗎?
現在的旅人會在FB、IG、Google評論交叉查詢民宿資訊,而你的粉專正是那道最常被點進來的入口。
你應該自問:
我的粉專呈現出什麼樣的形象與氛圍?
有讓人感覺「值得信任」、「住起來會有溫度」嗎?
除了宣傳房型與活動,有在說品牌的故事嗎?
社群就是旅人還沒住進來前,就開始與你建立關係的地方。
二、建立月度規劃與主題式貼文邏輯
為了避免內容散亂與經營疲乏,建議每月先排出2~4個「主題貼文」,並搭配日常小篇幅內容補充。常見分類如下:
房型故事與空間特色(例:哪間房的陽光最好、哪張床最被稱讚)
在地景點私藏推薦(用民宿主人的角度,介紹附近的秘境與小店)
季節性活動與入住體驗(櫻花季、夏日玩水、冬季泡湯)
旅人回顧分享與UGC內容再製(鼓勵標記、轉發入住旅人分享)
小提醒:每月可安排1~2次「限動互動」與簡單投票活動,提高觸及與參與感。
三、文案如何更有「溫度」與「畫面感」?
許多業者在貼文時容易陷入公式化句式:「設備齊全」、「交通便利」、「CP值高」…
其實更能打動人心的,是讓人腦中浮現畫面、產生想像的內容。
例如:

這樣的描述,比單純說「自然採光佳」更具吸引力,也更容易被轉發與記住。
四、互動經營策略:讓旅人參與、旅後延續連結
不要只是「貼了就算」,真正有黏著力的粉專,要有讓旅人持續參與的設計。




經營社群不該只有單向輸出,而是透過對話與共鳴,讓品牌與旅人產生更多「真實互動的記憶」。
五、經營要持續、但不一定要複雜
如果你是一人經營、時間有限,也別擔心。只要掌握「每月固定2~4則主題內容」的節奏,並搭配簡單日常照片與旅人回顧,你就已經比大多數還在單貼廣告的粉專更有價值了。
結語
民宿不只是住宿的地方,而是讓旅人產生情感連結的場所。你的粉專,也是這種情感的「數位延伸」。
經營社群不是行銷技巧,而是經營關係。讓每一則貼文都像一次溫柔的邀請,當旅人滑到你的粉專時,會想說:「這裡,好像很值得住看看。」